自大肠粘膜上皮起源的恶性肿瘤称为大肠癌。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。临床常见血便或粘液脓血便,大便形状或习惯发生改变,腹痛,腹部包块等。根据其发生部位不同,其临床表现常各有其特殊性。
大肠癌具有起病隐匿,早期常无明显的临床表现,病情发展较慢,远期疗效优于其他消化道恶性肿瘤,预后相对较好;但大肠癌发病率高并有连年上升趋势。
大肠癌属于中医学"积聚"、"肠风"、"癥瘕"、"脏结"、"下痢"、"锁肛痔"、"脏毒"等范畴。
大肠癌 病因学
①饮食因素如高脂肪饮食、低纤维饮食、动物蛋白、食物中亚硝胺及其衍生物含量高;摄人酒精、维生素A及微量元素缺乏等。
②大肠的某些良性病变如慢性溃疡性结肠炎,大肠腺瘤与家族性结肠腺瘤病,血吸虫病等。
③遗传因素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,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等。
大肠癌 组织类型
1.腺上皮癌
(1)乳头状腺癌:肿瘤组织全部或大部分呈乳头状结构,发生率为0.8%一18.2%。
(2)管状腺癌:肿瘤组织形成腺管状结构,发生率为66.9%一82.1%。此型又可分为三级,①高分化腺癌,②中分化腺癌,③低分化腺癌。
(3)粘液腺癌:癌细胞分泌大量粘液并形成"粘液糊"。
(4)印戒细胞癌:肿瘤由印戒细胞构成,无腺管状结构。
(5)未分化癌:癌细胞弥漫成片或呈团块状浸润性生长,不形成腺管或其他组织结构。
(6)腺鳞癌:亦称腺棘细胞癌,此类肿瘤细胞中的腺癌与鳞癌成分混杂相间存在。
2.鳞状细胞癌 癌中以鳞状细胞为主。
3.类癌 起源了神经脊来源的神经内分泌细胞,也可由腺上皮衍化而来。
大肠癌播散与转移
1) 局部扩散:先是肠壁内扩散,癌环绕肠壁一周生长约需2年,癌浸泣至肌层后易发生血行转移。癌瘤还可以侵袭整个肠壁以致肠周围的器官(如膀胱、前列腺、子宫、小肠、肝、胃、胰等)。
2) 淋巴道转移:占60%。结肠癌细胞经粘膜下层淋巴网穿过肠壁→肠壁面淋巴结→结肠旁淋巴结→中间淋巴结→中央淋巴结(主淋巴结)→主动脉旁淋巴结→锁骨上淋巴结。
直肠癌细胞沿肠壁淋巴道→肠旁淋巴结→直肠上动脉或乙状结肠动脉旁淋巴结→肠系膜下动脉淋巴结→腹主动脉旁淋巴结→锁骨上淋巴结。
3) 血道转移:占34%,多转移至肝脏,次为肺,再次为骨、脑、卵巢。极少转移至肾上腺或肾脏。
4) 种植转移:癌细胞脱落种植在腹腔盆腹膜形成结节。 大肠癌 临床表现
(一)症状
1.便血
大肠癌早期病变仅限于粘膜,可无症状,或仅有排便习惯改变。当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时,即可出现便血,血色多淡暗,粘附于大便表面。肿瘤体积小的时候,由于粘膜尚完整,一般不会出现出血,随着体积的增大,由于炎症、血运障碍、机械刺激等原因,粘膜发生糜烂、溃疡,甚至肿瘤破溃而发生出血。当少量出血时,肉眼不易察觉,而粪便镜检可发现红细胞,大便潜血试验呈阳性。出血量较大时,可出现肉眼血便。大肠癌的出血颜色多为暗红色,位置越近肛门,颜色越鲜红。部分病人由于癌灶位于右半结肠或靠近回盲部,且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,也可出现类似于上消化道出血形成的柏油样便。出血量与癌肿的大小不成正比关系,亦不能确定即是癌肿所致,一些非恶性疾患如肠道的结核与慢性肠炎等也有便血的表现,而大肠癌亦可仅有粪潜血阳性,没有肉眼便血。由于恶性肿瘤预后差,如能早期发现则可明显地改善预后。故对有血便或持续的大便潜血阳性病人,应首先考虑到有大肠肿瘤的可能,并应做进一步的相关检查。
粘液便和脓血便
排便习惯改变
腹痛和腹胀
大肠肛门癌患者常出现的临床表现还有腹痛与腹胀。其中腹痛的发生率较腹胀的发生率高。疼痛的性质可分为隐痛、钝痛与绞痛。
(二)体征
1.贫血与消瘦
随病程进展,病人可出现慢性消耗性症状,如贫血、消瘦、乏力及发热,甚至出现恶液质。与便血、摄入不足以及消耗过多有关。
2.腹部包块
腹部包块是大肠肿瘤的主要表现之一。其发生率为47%一80%。是右半结肠癌的最常见症状,约占就诊病人的80%左右;左半结肠癌约占20%-40%。
3.直肠肿瘤可在直肠腔内们及表面不光滑、质脆易出血的肿块或溃疡,指套有暗褐色血染。
(三)不同部位肿瘤的特殊表现
1. 右半结肠癌
右半结肠癌常表现出腹部肿块、贫血、腹痛、全身乏力与消瘦等症状。腹痛亦是右半结肠癌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之一。便血与贫血是右半结肠癌的较常见的症状。贫血是右半结肠癌第三位常见症状,同便潜血试验也常阳性,可作为首发症状出现。
2.左半结肠癌
便血是左半结肠癌最常见的症状,约占75%。常表现为粪便表面带有暗红色血,易被患者发现而引起重视。也可出现粘液便或粘液脓血便。
3.直肠癌
直肠癌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便血及排便习惯的改变。便血是直肠癌患者最常见的症状,多呈鲜血或暗红色血液,与大便不相混淆,大量出血者则罕见。有时便血中含有血块和脱落的坏死组织。排便习惯改变亦是直肠癌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之一。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的增多,每日数次至十数次,多者甚至每日数十次,每次仅排少量的血液及粘液便,多伴持续性肛门坠胀感及排便不尽感。大便常变细、变形,甚至有排便困难及便闭。
4.肛管癌、肛门癌
出血和疼痛是肛管癌、肛门癌的主要表现。肛门癌的瘤体在早期即可侵及神经引起疼痛,尤其在排便时,疼痛明显加剧,患者因此而恐惧排便,造成便秘。
(四)常见并发症
1、 肠梗阻 肿瘤增大可致肠腔狭窄,肠内容物通过障碍,而导致机械性肠梗阻。
2、 肠穿孔 临床有典型的急腹症表现,腹肌紧张、压痛、反跳痛,X线平片见隔下新月状游离气体等,可作出初步的诊断。
3、 出血 急性大出血是大肠癌较少见的并发症。
常规治疗
大肠癌主要治疗措施仍是外科手术治疗。临床凡能手术切除的肿瘤,只要病人能耐受手术,均应手术切除,即使对部分有远处转移的病例,仍应争取切除原发灶,以解决可能出现的梗阻、出血等问题。在强调和重视外科手术冶疗的同时,中医药及放、化疗对大肠癌的治疗也有着极其重要作用。
(一)大肠癌的放射治疗
1. 直肠癌术前放疗 一般认为,术前放疗可使生存率提高10%-15%,局部复发率降低10%-15%。术前放疗可防止手术时癌细胞的播散,减少局部和盆腔种植,使肿瘤瘤体减少,扩大手术的适应征,松解癌性粘连,提高手术切除率。
2.术中放射治疗 可进一步杀灭术后残存的肿瘤细胞,减少局部复发率,提高生存率和减少正常组织的放射性损伤。
3.术中植管、术后放疗 术中植入施源器,术后2-3天,生命体征平稳后,采用连续治疗方式,在3-5天内对病灶予以30-40Gy放疗。
4.术后放疗 术后放疗是辅助性放疗,是对手术治疗很重要的一种补充治疗手段。
5.直肠癌的腔内放射治疗 具有局部剂量高、周围剂量低的特点,能有效地控制和消灭局部病灶,是体外放疗的有效补充治疗。
6.根治性外照射 单纯根治性放疗主要适用于少数早期及细胞类型特别敏感的患者,也可用于肿瘤体积较小,活动,但由于严重心血管等疾病,属于手术忌证的病例。采取多野前后照射,总照射量为50Gy/5-6周。
7.姑息性放射治疗 对因全身情况差等原因而不能耐受手术治疗者,可应用放射治疗作为姑息性治疗的手段,从而达到减轻症状,甚至延长生存时间。放疗技术同术前放疗。
(二)化学药物治疗
大肠癌80%-90%为分化型腺癌,增殖缓慢,对化疗具有较强的抵抗力,化疗的有效率在20%-30%之间。化学药物治疗的适应征有:(1)手术后肿瘤复发不能再手术者。(2)癌肿体积较大,手术切除困难,可先化疗使肿瘤缩小后再手术切除。(3)有远处转移、不能手术者。
专家推荐联合用药:
·胃、肠肿瘤以及扩散、转移:珍香胶囊15盒+参丹散结胶囊12盒=3750元/月
·消化系统肿瘤:珍香胶囊15盒 + 抗癌平丸5盒
·胃、肠肿瘤恢复期病人:抗癌平丸5盒+参丹散结胶囊12盒=2300元/月
·胸、腹水、浮肿:臌症丸;疼痛加:蟾乌巴布膏
2008年12月31日星期三
专家讲解:大肠癌的治疗以及预防策略
2008年12月30日星期二
读懂体检报告中的癌变信号
近年来,很多医院都开设了“肿瘤标志物”体检项目,然而很多市民在拿到检查结果时,面对体检报告单上半懂不懂的数据和字母,往往无法作出合适的判断。
肿瘤标志物的“象征意义”
在日前于广州举行的“2007年肿瘤防治宣传周”上,来自珠江医院肿瘤中心的汪森明教授表示,肿瘤诊断中,虽然目前病理诊断才是肿瘤诊断的“金标准”,但是由于肿瘤标志物检测简便易行,对人体伤害也小,仅需要血液或者体液就可以检测到早期癌症的踪迹,所以成为体检中大量采用的手段。
在这类检查的报告中,往往会出现一些复杂的肿瘤标志物名称,它们的出现到底意味着什么呢?汪教授一一作了解释:
“甲胎蛋白(AFP)”,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肿瘤标志物,可以检测出80%以上的肝癌及大部分的生殖器肿瘤,如卵巢癌。
“癌胚抗原(CEA)”的升高则预示着结肠癌与其他消化道肿瘤,而且癌症越晚期,肿瘤越大,CEA数值越高。
“糖基抗原CA199”可作为胰腺癌、胆管癌的诊断和鉴别指标,肝癌、胃癌、食道癌、部分胆管癌的患者亦可见增高。
“糖基抗原CA125”常用于卵巢癌的诊断,子宫内膜癌、胰腺癌、输卵管癌也有轻度升高。
“糖基抗原CA153”可用于乳腺癌患者的诊断,尤其对于转移性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。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是前列腺癌的特异性标志物。
八种生活方式是导致癌症多发的主要原因
日前,由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推出的“全球防癌指南”——《食物、营养、身体活动和癌症预防》中文版在北京举行了首发式。科学家预计,到2030年全球癌症患者将增加1倍。对此,该指南的中文版译者——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陈君石表示,以下八种生活方式是导致癌症多发的主要原因:
1.吸烟。吸烟者比不吸烟者患癌危险要高7—11倍。肺癌、喉癌、食管癌等超过三成以上的癌症发生与吸烟密切相关。
2.每天锻炼少于30分钟。专家组认为,久坐的生活方式会增加患某些癌症的危险性。研究表明,进行有规律的、持续的身体活动,能预防某些部位的癌症,如结肠癌等。
3.饮酒。无论是含有酒精的饮料,还是啤酒、葡萄酒和烈酒,随着摄入量的增加,患口腔癌、咽癌和喉癌的危险显著升高。如果一定要喝,男性每天应不超2份(1份含酒精10—15克),女性别超过1份。
4.常饮含糖饮料。含糖饮料提供了能量,却极易让人不知不觉就喝多了,导致肥胖。
5.蔬果摄入过少。水果和蔬菜可能降低咽癌、喉癌、食道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生几率。每日应至少吃5份(至少400克)不同种类的蔬菜和水果,最好包括红、绿、黄、紫等不同颜色。
6.红肉摄入过多。红肉含量过高的膳食可能导致胰腺癌、乳腺癌、前列腺癌等多发。每周摄入量应少于500克,同时尽可能少吃加工的肉类制品。
7.盐摄入超量。食盐和盐腌食物将增加胃癌的发生率。每日盐的摄入总量应低于6克。
8.缺乏母乳喂养。母乳喂养能降低妈妈绝经前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几率,同时还能预防儿童超重,降低将来罹患癌症的风险。
2008年12月29日星期一
专家讲解:肝癌的诊断与临床检验
一、诊断
1977年全国肝癌防治研究院协作会议拟定的诊断标准如下。
(一)临床诊断
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:
1.如无肝癌其他证据,甲胎蛋白对流免疫电泳法阳性或定量大于500mg/ml,持续7个月以上,并能排除妊娠、活动性肝病、生殖腺胚胎性肿瘤等。
2.有肝癌临床表现,加上同位素扫描(或肝造影),超声波、X线横膈征、酶学检查中3项肯定阳性,并能排除继发性肝癌及肝良性肿瘤者。
3.有肝癌临床表现,加上肯定的远处转移,如肺、骨、锁骨上淋巴结等,可血性腹水(或腹水中找到癌细胞),并能排除继发性肝癌者。
(二)病理诊断
组织学证实为原发性肝癌。
(三)临床分期
1.分期
Ⅰ期:无明确f83aef7e81018e5c47c192a16c1cbbd0症状和体征者。
Ⅱ期:超过Ⅰ期标准而无Ⅲ期证据。
Ⅲ期:有明显恶病质、黄疸、腹水或远处转移。
2.肝癌TNM分类
1987年由UICC主编的《恶性肿瘤的TNM分类》第4版中对肝癌TNM分类如下:
T1:单个结节,≤2cm,无血管侵犯。
T2:单个结节,≤2cm,侵犯血管;或多个结节,局限一叶,≤2cm,未侵犯血管;或单个,>2cm,未侵犯血管。
T3:单个结节,>2cm,侵犯血管;或多个结节,局限一叶,≤2cm,未侵犯血管;或多个结节,伴或不伴血管侵犯。
T 4:多个结节,超出一叶;或侵犯门静脉主支或肝静脉。
N1 :局部淋巴结转移。
M:有远处转移。
日本则进一步将3363fed3afd917a31fda6f37265451b3分为Ⅰ期(T0N0M0)、Ⅱ期(T1N0M0)、Ⅲ期(T1N0M0或T1~3N1M0),Ⅳ期又分为Ⅳa(T4N0~1M0)、Ⅳb(T1~4N0~1M1)。
我国TNM分期与日本分期相同。
二、鉴别诊断
临床上需与肝癌鉴别的有下列疾病:
1.继发性肝癌 肝脏血源丰富,全身其他系统的癌肿可经血液、淋巴液或直接蔓延而转移至肝脏,最多的是消化器官或腹内其他器官癌肿。与原发性肝癌相比,继发性肝癌症状一般较轻,发展较慢,多有原发癌灶相应的症状,除个别源于胃、胰的继发性肝癌病例外,AFP多呈阴性。故凡肝癌者应注意检查胃肠道、呼吸系统、泌尿系统、乳腺等,以确定或排除转移性肝癌,以利于治疗。
2.肝硬变 病情发展缓慢,肝可不肿大或略肿大,质硬,表面较平或可有小结,边缘锐利、整齐,AFP阴性,同位素扫描、B超均能鉴别。
3.肝脓肿 尤其是阿米巴肝脓肿临床表现颇难与原发4bb9d545a9eb8d85ebb4d24e8d7f9c02鉴别,但通过反复多次超声波检查可有液平反射,血清AFP阴性,必要时作诊断性肝穿刺。
4.其他 应考虑到其他上腹部肿物,如胰腺肿瘤或囊肿、肝或腹膜结核、af0e98d389984d23ca9deadffbb5caec等,可通过病史、体征及多种检查方法进行鉴别。
临床检验
一、肝癌标志物与实验室检查
对血清肝癌标志物已有众多研究,不下几十种之多。主要有:甲胎蛋白(AFP)及其异质体、各种血清酶、其他标志物(如异常凝血酶原、铁蛋白与酸性蛋白)等。迄今为止,在各种肝癌标志物中,敏感度尚无超过AFP者,尤其对早期诊断而言,AFP已经约20年的验证。但由于我国肝癌患者有30%~40%属于AFP阴性,其他标志物在诊断AFP阴性肝癌时,仍有其应用价值。
1.AFP AFP存在于胚胎早期血清中,在出生后即迅速消失,如重现于成人血清中则提示肝细胞癌或生殖腺胚胎癌,此外妊娠、肝病活动期、继发性abdb81f4952891083275f46b36af2827和消化道癌中的少数患者血清中,也能测得AFP。
用放射免疫法测定,正常人的AFP为1~20μg/L。
AFP对肝细胞癌诊断和临床价值,可归纳为:①为多种诊断方法中专一性仅次于病理检查的诊断方法;②为目前最好的早期诊断方法,可在症状出现前6~12月作出诊断;③为反应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的敏感指标;④有助于检出亚临床期复发与转移。根据经验,凡无肝病活动证据,可排除妊娠和生殖腺胚胎癌,AFP≥500μg/L并持续1个月或AFP≥70μg/L并持续2个月者,即可作出肝癌的诊断。2%假阳性,主要来自胚肝、卵黄囊、胚胎、胃肠道有关的少数良恶性疾病。
2.异常凝血酶原(DCP) γ谷氨酸转肽酶同工酶Ⅱ、岩藻糖苷酶(AFU)、胎盘型谷胱甘肽S-转氨酶(GST)等,对AFP阴性肝癌具有辅助性意义。
二、影像学诊断
电子计算机与超声波、X线、核素、磁共振等的结合导致20世纪80年代肝癌定位诊断的突飞猛进,而且对定性诊断也有重大帮助。
1.超声显像 超声显像是肝癌诊断国内最常用、最有效的方法。超声显像的价值可归纳为:①确定肝内有无占位性病变,好的超声仪和仔细的检查已能检出1cm的肝癌;②提示占位性病变的性质,鉴别是液性或实质性占位,对实质性占位系良性血管瘤或恶性肝癌常可提供有价值的材料;③明确肝癌在肝内的具体位置及其与肝内重要血管的关系,以用于指导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手术的进行;④有助于了解肝癌在肝内以及邻近组织器官职的播散与浸润;⑤有助于在超声导引下进行穿刺活检或作瘤内无水乙醇注射。
超声显像的优点:①属无创伤定位;②价格低廉;③可重复使用;④无放射性损害;⑤敏感度高。
2.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扫描(CT) CT已成为肝癌定位诊断的常用项目。CT在肝癌诊断中的价值在于:①明确病灶的位置、数目、大小及其与重要血管的关系,通常1cm为宽度;②提示病变性质,尤其是增强扫描后有助于鉴别肝血管瘤;③有助于放射治疗的定位;④有助于了解肝周围组织器官是否有癌灶。通常平扫下肝癌多为低密度占位,边缘有清晰或模糊的不同表现,部分有晕圈征,大肝癌常有中央坏死液化。
3.磁共振成像(MRI) MRI在肝癌定位诊断中有超过CT的趋势。与CT比较,其特点有:①能获得横断面、冠状面和矢状面3种图像;②对软组织的分辨优于CT;③无放射线损害;④对良恶性肝内占位,尤其与血管瘤的鉴别,可能优于CT;⑤无需增强即能显示门静脉和肝静脉的分支。
4.肝动脉造影 从1953年Sediner创用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的方法,行内脏血管造影以来,选择性或超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已成为肝癌诊断中的重要手段。近年来,由于肝肝动脉化疗栓塞的应用,又进一步成为肝癌治疗的重要方法但由于此法属侵入性技术,加上左肝显示略差,在定位诊断方面,多首选超声与CT。原发性肝癌的肝动脉造影主要表现为:①肿瘤血管,出现于早期动脉相;②肿瘤染色,出现于实质相;③较大肿瘤可见肝内动脉移位、拉直、扭曲等;④肝内动脉受肝瘤侵犯可呈锯齿状、串珠状或僵硬状态;⑤动静脉瘘;?quot;池状"或"湖状"造影剂充盈区等。
5.放射性核素显像 放射性核素显像在20世纪60和70年代曾经是肝癌定位诊断的重要手段。但由于超声、CT、MRI等显像技术的问世,核素显像在显示小病灶方面已落后于前者。近年来,由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仪(SPECT)的应用以及应用单克隆抗体作放射免疫显像,其重要性又重新受到重视。肝癌在通常的核素显像图示局限性、放射性缺损区,检出的低限为2cm,且难以定性。近年采用肝胆显像剂,约60%肝细胞癌可获得阳性显示。SPECT显像可获得三维图,断层数约10~16层,对占位病变检出率较平面显像高10%以上。
6.腹腔镜和肝穿刺 腹腔镜可以直接窥视肝脏表面,了解病变分布情况,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有一定价值,常能避免不必要不得剖腹探查,在腹腔镜直视下取活检。可以肯定诊断但活检时要注意防止引起肝癌的出血。近年来,由于肿瘤标志物与显像技术的进步,腹腔镜已趋少用。肝癌的最后确定常需组织学证据,但肝穿刺因有针道种植和导致癌结节破裂出血的可能,现已不作常规使用。
肝、胆肿瘤 治疗搭配:
·扩散、转移: 308773e40d6ade6828c7b27f2502c16a6盒 + 11d6ede95b7195cca62577d6dc26d27910+3=2890/疗程
·黄疸、肝功损伤:复方鹿仙草颗粒6盒 + 西黄丸 30+5盒=3090元/疗程
肝、胆、胰腺肿瘤 治疗搭配:
·胰腺以及肝胆扩散: 55ad14d623474266bb5ea94088eaeb83 10盒 + eb9107acc388f737195e32dd0b07ecfe 10盒/疗程=2400元/疗程
·胰腺、肝胆出现黄疸: 66e511db19b7cff3f17b77566f5d94c3 10盒 + 9a12f9234390f3e517cb620bc653f1c7 30盒=2600元/疗程
·胸、腹水、浮肿加:臌症丸;疼痛加:蟾乌巴布膏
小细胞肺癌
共有四种不同类型的肺癌:
1)小细胞肺癌:产生于肺的内分泌细胞;
2)非小细胞肺癌:包括
★鳞癌,产生于大气道上皮细胞;
★腺癌(包括大细胞癌),产生于肺的分泌区;
★支气管肺泡癌,产生于小气囊上皮或肺泡上皮。
呼吸道的内膜看上去与颊粘膜非常相似,然而肺组织的细胞结构却复杂得多。
肺癌的分型:
谈到肺癌,人人都会想到吸烟,“吸烟有害健康”是烟盒上必须注明的警示标语。吸烟对健康的危害是多方面的,其中最直接的当然是对肺组织的危害。被动吸烟与吸烟是同等危险的。因为真正对肺组织产生损害、癌变的并不是焦油中的尼古丁,而是烟草中的其他致癌物质如苯并芘等,尼古丁只是让吸烟者成瘾而已,吸烟者呼出的烟雾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。因此,长期在吸烟者身边的烟雾里工作、生活者也属肺癌的高危人群。除吸烟外,城市工业化、环境污染也与肺癌关系密切.
肺是一个复杂的器官。提及肺,多数人只将它与呼吸联系在一起。殊不知肺还有如下重要功能:局限或排除各种致病微生物;维持水平衡;产生各种激素。
● 化疗替代治疗:清肺散结丸5盒+复方红豆杉胶囊11盒 =4600元/月
专家推荐 组合用药:
其中每一类型的癌都保持着所在肺区的细胞特性,因此不同类型的癌其行为学特性亦不同。为简便计,我们将肺癌的四种类型分成两大类:
1)小细胞肺癌,产生于肺的内分泌细胞;
2)非小细胞肺癌,即所有其它类型。正象我们将要阐述的,对肺癌类型的正确判断,尤其是对肺癌转移部位的精确判断,是我们制定治疗方案的关键。着两个关键因素还将决定所选治疗方案的大致疗效。
● 肝转移、脑转移治疗:清肺散结丸5盒 + 安康欣胶囊10盒=2200元/月
● 肺癌扩散、转移:清肺散结丸5盒 + 参丹散结胶囊6盒=2600元/月
肺癌是一种常见的肺部恶性肿瘤,其死亡率已占癌症死亡率之首。
绝大多数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,近年来,随着吸烟和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,世界各国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,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迅速上升,死于癌病的男性病人中肺癌已居首位。据上海市恶性肿瘤统计资料,在男性癌肿病例中,肺癌发病率急剧增多,居第一位。肺癌的分布情况右肺多于左肺,下叶多于上叶。起源于主支气管、肺叶支气管的肺癌称为中央型肺癌。起源于肺段支气管远侧的肺癌,位于肺的周围部位者称为周围型肺癌。绝大多数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,但亦有少数癌肿起源于肺泡上皮或支气管腺体。癌肿在成长过程中一方面治支气管壁延伸扩展,并穿越支气管壁侵入邻近肺组织形成肿块,同时突入支气管内造成管腔狭窄或阻塞。癌肿进一步发展播散则可从肺直接蔓延侵入胸壁、纵隔、心脏、大血管等邻近器管组织;经淋巴道血道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或经呼吸道播散到其他肺叶。癌肿的生长速度和转移扩散途径取决于癌肿的组 织学类型、分化程度等生物学特性。
●非小细胞肺癌、无转移:清肺散结丸5盒 + 金复康口服液27盒=2160元/月
筛查易感基因有助胃癌诊治
“通过对胃癌遗传基因的筛选可确定胃癌的高危人群,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”。武大中南医院邓长生教授昨公布这一历经10年的研究成果。
据悉,胃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,在癌症致死原因中列第二。邓长生教授、夏冰教授等在研究中发现了多个易感基因,尤其是在湖北汉族人群肿瘤坏死因子基因位点上,检测出一新的等位基因,为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项新方法。
研究人员还在国内首次对胃癌癌变分子生物学机制进行了研究,摸索出能提高胃癌化疗效果的新方法,并首次提出了判断胃癌患者癌转移等的重要指标。
昨日,在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会上,来自北京、上海、湖北的消化界权威专家一致认为该研究达“国际先进水平”。
专家推荐联合用药:
·胃、肠肿瘤以及扩散、转移:珍香胶囊15盒+参丹散结胶囊12盒=3750元/月
·胃癌、贲门癌、胃癌肝转移:珍香胶囊15盒+复生康胶囊10盒=3600元/月
·消化系统肿瘤:珍香胶囊15盒 + 抗癌平丸5盒
·胃、肠肿瘤恢复期病人:抗癌平丸5盒+参丹散结胶囊6盒(96粒装)=2300元/月
·胸、腹水、浮肿:臌症丸;疼痛加:蟾乌巴布膏/阿魏化痞膏